英烈故事
 
记桂溪街道李鼎熙烈士
点击次数:582次    发布时间:2020-3-25

青春热血献人民


——记桂溪街道李鼎熙烈士

 

解放初期,垫江人民曾经历过一场“刀匪暴乱”的浩劫。在刀匪暴乱中,临危不惧,英勇顽强,壮烈牺牲的青年征粮工作队员李鼎熙同志,名垂青史,流芳百世。

李鼎熙,19306月出生于垫江县桂阳镇第一保(桂溪街道西街居委)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里,幼年丧母,由继母抚养成人。父母均无固定职业,家境贫困。

鼎熙1937年发蒙于垫城龙氏创办的秉仁小学。1944年考入私立胡氏安定中学,1946年初中毕业。1947年考入重庆四川省立高工校学习土木专业,盼望学得技术以养家糊口。但事与愿违,因家庭受封建习俗影响,刚18岁的鼎熙于1948年就与年仅16岁的爱人成婚。婚后家庭生活更加艰难,鼎熙把爱人出嫁的“压箱钱”(注:传统习俗,女儿出嫁的头天晚上,娘家父母及亲族长辈要投钱“装箱”,称“压箱钱”)都用去缴纳学费,才勉强维持一学期的费用。之后,再也无钱读书了,被迫停学。1949年初,经多方托人恳求,鼎熙夫妻进入地主李悦康家干活,但常受其虐待,靠残汤剩饭度日。

鼎熙是在蒋介石发动内战、掀起反共反人民的高潮、国家命运垂危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战火纷飞的年代里醒世成长起来的。他,从小就饱受饥寒之苦,亲身体验过旧社会穷人受压迫剥削的滋味,亲眼见过国民党军政人员贪赃枉法,特务、土匪、地痞、流氓和土豪劣绅互相勾结,到处横征暴敛搜刮民财欺压人民群众。他尤其痛心疾首的是青春年华被“贫困”夺去了求学上进的道路。这一切,都在他心中汇集成河,激发起了对黑暗社会的无比愤恨,却又哀叹自己孤掌难鸣。但是,他在黑暗中却看到了一线光明,看到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奋斗的目标和方向。那是他在重庆,四川省立高工校读书期间,尽管蒋介石反动统治下的白色恐怖笼罩山城,反动统治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消息进行严密封锁,但因鼎熙常同一些进步青年接触,仍然暗中得知毛泽东、朱德和共产党以及解放军的一些情况。尤其是1945828日,毛主席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情形,深深留在山城人民的记忆之中,在各界进步人士中也广为流传。1948年底,鼎熙在重庆失学回家后,眼看爱人为自己的前程担忧,身体一天天消瘦,就安慰她说:“中国有了救星,叫朱德、毛泽东。朱、毛是为穷人办事的,以后他们来了我们的日子就会好起来的。”鼓励爱人不要悲观,要坚强起来,同自己一道战胜快要过去的黑暗,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。

1949423日,国民党南京反动政府被推翻后,蒋介石再度收缩防线,妄图凭借大西南负隅顽抗。这年夏秋,国民党军罗广文部队来垫江“清乡”,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人士。周嘉地区的地下党员樊孝荣、樊孝礼、王绍清、姜德安、钟鼎万和大竹县陈尧楷领导的地下游击队队员,都先后遭到杀害。一天中午,鼎熙匆忙回到家里,把藏起的一叠重庆同学寄给他的一些信件和进步书刊暗地烧毁,并叮嘱爱人:“别人如问,你说什么也不知道。”那时他的爱人就意识到,鼎熙心中早已播下革命种子,待阳光雨露来润育滋生。

1949年冬,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大西南,国民党军队纷纷溃败,沿途到处强吃霸赊,奸淫抢劫,乱抓夫役,无恶不作,造成社会秩序极度混乱。为了免遭“兵慌马乱”之灾,鼎熙和身怀有孕的爱人,先后避难于长安(今高安)、曹回(今曹家、回龙)两乡农村的亲戚家中,渴望早日解放,社会安宁。

1949127日,垫江获得解放,盼望已久的亲人解放军终于来到了,鼎熙带领爱人第二天就从农村回到县城家里定居。从此,他常出外观察解放后的新形势,他特别关心“垫江县临时治安委员会”颁布的有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布告、措施。他最喜欢阅读并向不识字的乡亲们讲解解放军张贴的《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》和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。1219日,西南服务团“垫江分队”由政委李万春(接管后任县委副书记)和分队长王平(任县长)率领到达垫江接管地方工作,他热情地去参加迎接。垫江县人民政府成立那天,他更积极热忱赴会,精心静听首长的报告。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像亲人般地接近人民群众的感人行动,同国民党的军、警、宪、特人员如狼似虎地对待人民群众的行为,泾渭分明。“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”、“团结就是力量”、“走、跟着毛泽东走!”等嘹亮歌声和“呛!呛!呛呛哧!”的锣鼓声,以及钱棍队、腰鼓队和秧歌队的歌舞声,冲破了垫江城的寂静,人人喜笑颜开,到处呈现出一派欢乐的景象。这翻天覆地的变化,使鼎熙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感到无比激动,人们的心情,真是像歌声中唱的一样:“解放区的天是明朗朗的天,解放区的人民多喜欢,民主政府爱人民呀!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。”

19501月初,县、区两级人民政府成立后,为了扩大干部队伍,县委、县人民政府决定开办“青年干部短训班”,吸收一批社会进步青年参加工作。早就渴望参加革命的李鼎熙,闻讯后立即报名参加,他回到家中乐滋滋地对爱人说:“我要去学习了。

“学习什么?”爱人诧异地问。

“以前我曾经给你说过朱总司令、毛主席领导穷人好起来的事嘛!现在解放了,就是去学本领好干工作,为我们穷人自己办翻身大事。你也快生娃娃了,生后也可以出去工作。”爱人听说他去参加工作非常高兴,全家老幼喜之不尽。在爱人和父母满腔热情地赞同、支持下,鼎熙积极投入了革命的洪流。

鼎熙投身革命后,就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,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。

县委、县府开办的“青年干部短训班”,地址离鼎熙家只有约200米,但在10余天的“短训”中,他除请假两次回家换洗衣服外,都和同志们一块食宿,集中精力学习革命理论、党的政策和工作方法。学习结束安排工作时,他主动请求领导批准到高安区较远的地方去工作。他去高安时,路过岳父家,只进门去告诉了他参加工作的喜讯,连岳母倒来的茶水也没喝,就同工作队一道前行了。

到高安区政府报到后,鼎熙同罗炯明、熊志彬3人安排在一组,在高安街头一个大庙里收谷子和柴草。农民随到随收,中午不休息,每天要干10小时以上,从不叫声劳累。当时是供给制,生活艰苦,每顿菜不够吃就泡盐米汤下饭。晚上,在一间楼房里堆上谷草,铺上席子,几个人一块儿挤睡大铺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大家革命热情高、干劲大,从不叫苦,以革命事业为乐,以艰苦奋斗为荣。

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,区委又分配鼎熙同段书平副区长一道去龙杠乡(今龙凤、杠家、福安)征粮工作队工作。为方便工作,段副区长把队员分编成3个征粮工作组,并指定鼎熙担任杠家场工作组组长。鼎熙带领全组7个组员来到龙岗乡林木沟(杠家乡花园村),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,早出晚归,团结互助,为继续完成上级交给的征粮任务而勤奋工作。

1950212日(农历腊月二十六日)在涪陵、丰都、垫江三县的交界处,国民党特务勾结土匪、兵痞,把地方上的恶势力拼凑出了一个反人民政府的所谓“九路军”,又名“保国救民军”。他们以威胁、利诱、欺骗等手段,裹胁民间的迷信组织“刀儿匠”近千人,首先在裴江场(裴兴镇)发动暴乱,围困人民政府的征粮工作队,造成了24位同志被杀害的血腥修案。

1950213日,正值数九严寒的冬天,这天已是八、九点钟了,可霜雾仍然笼罩天空,大地一片寂静,农家里,男人在疏理阳沟打扫房屋四周的环境卫生,妇女在穿针引线赶缝新衣,孩子们在嚷嚷要同大人一道去赶“娃娃场”买鞭炮、灯笼过闹热年,新春佳节即将来临。

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。鼎熙这时也在思索着,家家户户都要“团年”了,往年我在家里,将同父母和爱人一块吃“团年饭”,虽无美酒佳肴聚餐,但有粗茶淡饭饱腹,毕竟还是在“团圆”。他又考虑到,当前全中国还没有完全解放,新区人民政府刚成立,地方建设要开支,正在打仗的解放军要支援,国家工作人员也要供给……这一切,都只有努力完成艰巨的征粮工作任务,才能为党和人民排忧解难。鼎熙想到这些,浑身是劲,他决定不回家,在征粮战线上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。此时,天气虽然寒冷,但是鼎熙和工作组的同志们心中却是热呼呼的。他们精神抖擞,气宇轩昂。吃过早饭后,大家都像往天那样紧张地整装待发,准备去“大户”家催收公粮。鼎熙在一块工作的7人中算是个“头儿”,他身先士卒,事事争先。他把床头放着的自卫手枪和子弹收拾插进腰带里,理理发,拍拍衣服上的灰尘,摸摸衣袋里的笔记本,一切准备就绪后,对同志们说:“我先走一步,你们收拾好后出发吧!晚上回来再汇总情况。”随即鼎熙便欣然而去。

鼎熙走出院外,踏上被霜雾露湿的泥泞土路,三步两趋地前行,几经溜滑拐弯来到林木沟冲田中。在霜雾中,他那双明亮的眼睛望见迎面来了一群头缠白帕,手提明晃大刀,凶神恶煞的“刀儿匠”匪徒。如果只是为了保全自己,此时鼎熙是完全可以抽身溜掉脱险的。但是他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,想到的是如何尽快让屋里未出发的同志们得知消息安全转移,想到这里,他立即转身飞快地往回跑。没跑不远,他就被刀匪发现了。刀匪厉声追问:

“你往哪里跑?”

“我是出来找人的。”鼎熙想用含糊其词的回答瞒过刀匪。

“他,就是那个征粮的李组长,快追!”一个悍匪高声喊道。

鼎煕眼看报信来不及了,便机智地一面改道把匪徒引向“黄泥塘”大路(即高安到杠家的石板大路),一面开枪回击刀匪,用枪声给屋里的同志们报警。他边跑边打,随身带的30发子弹,已消耗20发,剩下的10发子弹刚压上枪膛,就被另一群刀匪拦截了去路。匪徒们蜂拥而上包围了他。顿时,暴匪乱刀齐下,将鼎熙残杀于“黄泥塘”大路边的一块水田里。鲜血染红了田水,鼎熙同志就这样壮烈牺牲,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。

这时,驻地的其他同志,听到门外传来的枪声和刀匪的嚎叫声,便从院林里冲出分散撤走,当时亦有4人碰上刀匪也惨遭杀害,仅3人脱险沿崎岖小路跑回高安区人民政府,幸免于难。李鼎熙等被害同志遗体运回县城,安葬在北门“公园”内。垫江县人民政府19501230日批准李鼎熙同志为烈士。1953年,建立烈士陵园。鼎熙烈士的尸骨和全县被刀匪杀害的60多位烈士移葬于西门外“烈士陵园”。

“生的伟大,死的光荣”。李鼎熙烈士年仅20周岁,就把青春热血献给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。特别是他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和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,以及朝气蓬勃,勇于进取的革命精神和为人正直、忠诚老实的道德品质,永远值得人们敬仰、怀念和学习。

鼎熙牺牲一月后,爱人生下一子。为缅怀烈士、继承遗志,祖父母为之取名“孝容”,上学时,母亲给改名“李灵”。之后爱人和遗子都参加了革命工作,继承鼎熙生前未成的事业,投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。而今,李灵又养育着新的一代子女,全家幸福。烈士有知,当含笑于九泉。

安息吧,李鼎熙烈士!垫江人民永远怀念您!

 


·上一篇:记桂溪街道罗君明烈士
·下一篇:记垫江县包家镇黎纯一烈士
打印本篇文章    关闭窗口
关于我们             联系我们             版权所有:垫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       历史访问总计:108600次

渝ICP备16001174号-12
返回首页